Nuffnang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dol.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dol.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July 01, 2010

Yoshikatsu Kawaguchi 川口能活

hmm change alot especially photo below

2010

like to show "V" sign




"V" sign again after saving a ball

N years ago


I started to watch the World Cup in 2002
8 years ago, found out this Japanese Goalkeeper was really good to save the ball
during the WC of 2006, I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on the players of Japan
and now this year
surprisingly , Kawaguchi , still listed as Japan national team , as a backup player
he is the oldest among the team for 2010 WC

Checked some website
and found out he was famous when helping Japan beat Brazil during 1996 Atlanta Olympic
because he save many balls for his country

he is a really good Japanese Goalkeeper and used to be the captain for the team
He like to show "V" after saving the ball
and always smile :)

Bcoz of him, I started to watch World Cup

oh yes, he used to be my Idol :P

**note: photos are from other website
include
from his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yoshikatsu.net/photo/p01.html

>>Note: seems like he was backup player in 2002, so the moment I saw him must be 1998 WC.. gosh.. really N years ago

Sunday, March 07, 2010

转载:小虎队20年悲欢

小虎队20年悲欢

(2010-03-05 10:17:22)
标签:

杂谈

分类:封面人物

小虎队20年悲欢



本刊记者 蒯乐昊 发自上海

幸好这一次,他们回来得还不算太晚。眉眼跟记忆里相比是略有些走样,可他们还有朝气蓬勃的声线,还有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和明朗的笑容,还能空翻以及蹦跳。他 们回来了,谢天谢地,他们还没老,我们也是

当虎年春晚的舞台上升起3个年纪不小的白衣男子,一边打着手语一边齐刷刷用少年的口吻唱起“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时,你 的反应是:

A.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唏嘘不已。

B.从头到尾跟着哼唱,歌词几乎一字不忘。

C.趁歌舞节目时间去上厕所,或者拿起遥控器换台。

D.咦?这3个老男人是谁呀?

如果不是有了个小虎队,虎年春晚也许要陷入一无是处的窘境了。歌是3首老歌,人是3个旧人。再见少年时的偶像是场冒险,其危险程度,好比迟暮之年重逢旧情 人。有时为了完美的镜像,宁可狠心咬牙,假装认不出。杜拉斯《情人》里的“比起你年轻时的容颜,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毕竟是种高姿态的表白,其境 界不是人人可以达到。

大多数人并不愿看到恋人满脸皱纹、形容枯槁、老态龙钟,更无法原谅曾经痴迷的偶像发福、秃顶、松弛。电视上看到偶像变得平庸甚至恶俗,常常叫人难堪,几乎 要心生恨意。因为那是对自己也同样老去的一种提醒,否定了所有曾经的付出,是一盆嘲弄的冷水。迈克尔·杰克逊大概就是在他鼻子频繁塌陷、把自己整得越来越 可笑的时候失去了大批受众。我们纷纷背叛了他,直到死亡赦免了他所有的缺点,人们才追悔莫及——我们热爱青春偶像,但除了少量死忠的粉丝,其余人等毕竟是 不坚定的看客。

幸好这一次,他们回来得还不算太晚。眉眼跟记忆里相比是略有些走样,可他们还有朝气蓬勃的声线,还有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和明朗的笑容,还能空翻以及蹦跳。据 说霹雳虎还有8块腹肌,连最容易发胖的小帅虎也还看得出腰身。他们回来了,谢天谢地,他们还没老,我们也是。

照猫画虎选新人

对大陆的歌迷来说,1980年代后期所谓的流行乐坛,其实就是港台乐坛,因为语言及文化的关系,似乎又以台湾乐坛离我们为最近。那个年代的声音记忆——邓 丽君、张明敏已成往事,罗大佑《童年》为代表的校园民谣音犹在耳,王杰、童安格苦情歌当道,然后就是小虎队。

1988年的暑假,吴奇隆正在台北东区摆地摊卖衣服,家里的经济“出状况”,背了一屁股债,18岁的他必须半工半读,补贴家用。他上的是体育专科学校,主 修跆拳道和柔道,8块腹肌在那时已经初露端倪。

星探发现这个少年眉眼俊朗、体格匀称,就留了他的联系方式,而他只懂得跟人嗯嗯啊啊。因为那个时候的吴奇隆根本没时间看电视,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他没 有星期日,从上国中一年级(初一)开始,他的双休日都在打零工中度过:帮人洗车、清理大楼垃圾、给楼梯打蜡、当游泳救生员、去电子加工厂装零件、去冰激凌 厂做包装……这样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青春期,从13岁到18岁。

吴奇隆在东区卖衣服的时候,台北另一个角落,苏有朋满脑子思谋着要考上建国高级中学。建中是台北最好的高中之一,考进建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门槛。 他是家中长子,一向都斯文听话、功课优秀,才15岁近视已经1000度。因为跟他妈妈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生日,家里有“两个月亮”,所以得名“有 朋”。

比起这两个懵懂小子,家在台中的陈志朋是最早有志于进军演艺界的。他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小康之家,据说父亲比他更像张国荣。母亲开了家美发美容院,这个小胖 孩从小一睁眼看见的就是一面面大镜子,以及镜子前人们扮美的种种努力。

“耳濡目染下比起同年龄的同学,我发现自己的审美观念以及穿衣打扮明显丰富许多,自己动手去找一些配件或饰品来搭配衣服,DIY加工缝制自己的衣裳。妈妈 的美容院每天晚上都会扫起很多客人剪下来的头发,那么小的我已懂得废物利用,把那些头发留下来和姐姐一起制作成假发。下课后,我会在家里自己举办小型的造 型变装秀,姐姐帮我缝衣裳,哥哥拿相机帮我拍下来当时自认为很棒的‘艺术照片’。”

参选小虎队的报名照,就出自哥哥的手。

陈志朋回忆,母亲美容院里供客人翻阅、打发时光的杂志,成为他最初的演艺讯息来源。但这些港台的明星资讯很快就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把所有零花钱都省下来 买卡带,买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明星海报和杂志。中森明菜和日本少年偶像组合“少年队”,是他痴迷的对象。

流行是一条亦步亦趋的渐进线,当时演艺圈的流行文化链条是这样的:日本模仿欧美,台湾模仿日本,大陆模仿港台。青春偶像组合之风刮得正盛,小虎队成立之 初,其复制原型就是日本的“少年队”。

1988年7月,台湾开丽唱片公司推出一档“青春大对抗”节目,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内容颇为清新,几位女生组成的“小猫队”担任主持人助理,节目大受欢 迎。有人提出应加入3个男生助理,使画面平衡。开丽公司于是向社会公开招聘3位男生。因为有“小猫队”在前,照猫画虎,男生组合应该叫“小虎队”。

一个都不属虎

吴奇隆就是在这时接到了公司的电话,“我们节目要选助理,你要不要来一趟?”他不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也不知道电视节目助理是咋回事,只好继续嗯嗯啊啊。公 司的人不放弃、不抛弃,找吴妈妈聊天,一天说两三个钟头。开始甄选那天,妈妈说,人家电话也打了一个礼拜了,也很辛苦,你去看看好了,增加一些社会经验。

那时候选秀远没有今天“快男”“超女”的排场,一群半大男孩聚集在小小的排练场里你看我我看你。吴奇隆一看,有的人还挺专业,“戴了帽子,穿了披风,背了 一个大包来的,进来也不说话,就开始换爵士舞鞋!”

这个穿爵士舞鞋的“专业户”就是17岁的陈志朋。当时,他已经学了好几年芭蕾。“还是姐姐大力促成,一再跟父母亲拍胸脯保证我绝对不会学坏,我才得以一偿 心愿。只有哥哥姐姐当我的观众是不足够的,我渴望更多人对我赞美,更多只眼睛可以注视着我。”选秀场上的陈志朋虽然还只是高中生,却已经有了不少在众目睽 睽下表演的经验,“召集过附近邻居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看我的表演”。

苏有朋是和同学穿着中学制服来的,一看就是个老实孩子。吴奇隆一听说要才艺表演就头皮发麻,“但自己在最里面,从门口出去要穿过整个排练场,只好在那边看 他们表演什么。”轮到他时,吴奇隆问前面一个人借了音乐录音带,拿刚才现学的“晃身体”交差。觉得没什么意思,最后拿出身体优势,做了个漂亮的后空翻。

相中他们的,是开丽公司的老板苗秀丽和台湾资深综艺主持人张小燕。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3名小虎队成员。最初他们做的是在录影开始前,把道具发给观众,告 诉大家节目的流程:“等一下主持人喊什么口号,大家跟着摇铃铛。”节目中间,人家表演完了,3个人就上去串场。到广告时间,就上去喊口号,说些“广告时 间,马上回来”之类的话。不料他们一上镜便出尽了风头,健康、活力和清纯的形象大受青少年,甚至小朋友和老人的欢迎。

《青春大对抗》中,“小虎队”要对抗的是“小猫队”。每个星期,节目制作单位都会设计一个外景挑战单元由他们去执行,然后练一首歌曲做录像表演。由于节目 的收视率一路攀升,他们每周录的歌曲很快众口传唱。

吴奇隆还记得第一次录节目是“去很多大专院校玩”,录完节目还有1350元台币的“车马费”可以拿。这笔钱几乎是他一个礼拜的生活费。这仿佛是打零工的一 种继续,只是录节目比卖服装、包零件可轻松快乐多了。

他们做了8个月的主持助理,觉察到市场热度的公司马上转变了策略。3位主持助理摇身一变,成为台湾第一支学生组成的乐队,短短数月便成为青少年的偶像。两 支单曲《彩色天空彩色梦》和《青苹果乐园》的发行量,横扫整个亚洲乐坛。他们在亚洲的人气,一时竟超过了迈克尔·杰克逊和披头士。

“公司针对我们三个人不同的特质以及型态包装我们:吴奇隆有运动选手般完美的体格,俊帅的风采,他是‘霹雳虎’并且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大哥;苏有朋一路 从建中考到台大,他斯文优秀的好学生形象无疑让小虎队正面评价增分不少,年纪又最小,‘乖乖虎’由此而来;至于我,无论歌曲或是舞蹈平均分皆在八十分以 上,然而武不过吴奇隆,文有苏有朋,没有一项特殊个人特色分数高于其他两人——除了酷似张国荣成了我出道以来的话题之外,公司给我‘小帅虎’的封号。”陈 志朋说。

其实呢,吴奇隆属狗,陈志朋属猪,苏有朋属牛,3只小虎都不属虎。

复杂的三角兄弟

吴奇隆虽然家在台北,但当时正好也在台中念书。每逢周五就到陈志朋学校门口等他放学。然后两人再坐近3个小时的大巴赶去台北,坐吴奇隆的摩托去公司学跳 舞,接受培训,排练到凌晨一两点钟。隔天就要表演和录影。

“吴奇隆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领袖人物。除了他年纪最长,相对的,他是一个非常有气度而且懂得照顾人的大哥。每当他来校门口等我下课时,他的手上一定不会忘 记多带一个便当给我。那份温暖与感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陈志朋说,他跟阿奇就因这份同车的“革命情谊”,在3个人中走得比较近。“苏有朋的功课非常 好,或许也因为家庭环境因素,他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再加上他的年纪最小,总觉得公司的同事们特别照顾他。相较之下,我和小乖互动上略差些。”

苏有朋家在台北,地理上有优势,不用赶来赶去那么辛苦,又是人人称道的好学生,除了排练就回家埋头做功课,志朋跟阿奇常常忍不住要捉弄捉弄他。

他俩闲了结伴去逛街,看中同一件衣服,就买下来,回去向小乖炫耀:“喏,你不听话,你没有这件衣服。”乖乖虎于是一脸倔倔的、又不开心又假装不在乎的表 情。

出去做唱片的宣传,他们还只是孩子,完全没有大明星那么风光,3个人只能睡一个房间。酒店房间里只有两张床,就把床垫拉到地上做成个大通铺,睡在一起。苏 有朋近视加散光1000多度,吴奇隆和陈志朋跟他开玩笑,把灯全关了,让他摸黑。

“我跟吴奇隆的年纪只差10个月,有朋年纪小,当时对我们来说他就是个小屁孩,有点任性,不太听话,你跟他讲什么,他听不懂,也不理你。有时他自己有危机 意识,会觉得我们俩不太理他。后来公司很多长辈私下教育他,他也很聪明,不久发现他一夜之间长大了,在待人处事方面长进了不少。”

他们之间也有过冷战,原因是吴奇隆当时谈起了恋爱,对方还是公司的“师姐”。坊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忧欢派对”的“忧忧”,另一种说法是“小猫队”里的徐 若暄。全公司的人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说破。当时的社会对偶像绯闻还没有这么宽容,许多前车之鉴都说明了绯闻的杀伤力,不管男艺人还是女艺人,传出绯闻后唱 片销量往往一落千丈,严重者甚至可能因此销声匿迹。

当时随磁带附赠的一份小虎队海报力证了他们的纯情,在3位小虎有没有过接吻经验一栏上,陈志朋写的是:还没有;吴奇隆的是:吻过颊;苏有朋的答案最有乖乖 男风范:我想都不敢想!

这里面有几分真实、几分运作的成分呢?这种表白清纯与提供幻想的配比,几乎可以讨好一切女生。

陈志朋认为吴奇隆谈恋爱伤害了小虎队的团体形象,就拉着乖乖虎一起抵制他,甚至当面跟霹雳虎起过口角、放过重话。

“那个时候年纪小,经常玩这些小孩子的游戏。现在想起来真好笑,人家恋爱我凭什么阻止?”

偶像必须念好书

他们还是简单而傻气的孩子。跟“忧欢派对”录制完合辑,第一次去孙中山纪念馆参加“万人马拉松签名会”时,他们吓得傻住了。是不是真的万人数不清楚,但是 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场面几近失控。

“他们全部是为了我们而来?这个问题我们三个人不知道问了工作人员多少次。 原来,我们红了!但是,在这天之前,我们毫不知情。”

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忙于功课,仿佛蜡烛两头烧,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公司怕3个孩子小小年纪把持不住自我膨胀,每周从电视台转来的几布袋歌迷来信就此藏 过,只字不提。

小乖苏有朋功课最好,但学起舞蹈来就比较迟钝,不如小帅虎有天生的舞蹈细胞,也没有霹雳虎的运动优势。这让苏有朋有一阵对自己缺乏自信,情绪低落。公司于 是破例,惟一一次让他看了歌迷来信。

陈志朋和吴奇隆从没看过歌迷写给他们的信件,压根不晓得自己竟已大受欢迎。这时他们已经推出了《青苹果乐园》、《新年快乐》等单曲,第一张专辑《逍遥游》 一发行就成了排行榜冠军。

从1989年5月到1990年9月,短短1年零4个月里,小虎队发行了4张专辑,平均每4个月1张,每张都创下销售奇迹。以“逍遥、货柜、小虎队”为主题 的20场全省演唱会开着货柜车巡回演出,创下各项纪录:场地最大、交通最乱、人员最多、时间最长、叫声最高……

同时,小虎队打破了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成为当时亚洲最重要的华人文化象征之一。第一张流行舞曲专辑《逍遥游》和第5张公 益专辑《爱》的销量总计近1500万,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亚洲歌手或组合能够打破。

日本NHK特别来台湾采访他们,在日本,青春偶像团体几乎都是休学专心闯荡演艺圈的,他们十分惊讶,小虎队的这3个孩子居然都还在念书,而且成绩不错:霹 雳虎柔道黑带二段,跆拳道黑带五段,拿过不少大型体育会的金牌,体专毕业后考上了辅仁大学体育系,还曾入选亚运会台湾地区选手;乖乖虎后来顺利考上台湾大 学机械工程系,考分排名全省第5。

小虎队代表着健康、明朗、积极上进的少年形象,所以连保守的老师、家长都不反对孩子迷小虎队,还号召孩子们向偶像看齐。公司对小虎们很严格,曾在1990 年代担任经纪人的宋文善说,吴奇隆因为恋爱常迟到被他打过,苏有朋也因迟到被他踢过,陈志朋则因爱吃被他骂过。当时很多节目里只能看到吴奇隆和陈志朋,因 为念建中的苏有朋课业繁重,公司开始打算换掉苏有朋,连“备胎”都找好了。

“我不要退出!”苏有朋强忍眼泪,“我的课业自己负责,再苦我一人承担。”

为了乖乖虎的学业,公司经过开会讨论,决定将小虎队所有的发片计划全部延期,直到小乖考完大学。

解散,重组,再解散

1991年,小虎队来内地开了好几场巡回演唱会。当时两岸的交流没有现在频繁,台湾艺人来大陆的少之又少。“那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内地观众的热情,歌迷只要 摸到你就再也不肯放手,衣服眼巴巴的一阵混乱后被撕烂,有的歌迷一见到我们就放声大哭……”

10多年前,上海飞往武汉的航班很少。上海的演出结束之后搭不到合适的航班,眼看武汉演唱会就要耽误,演出单位协商找了大陆军用直升机让小虎队搭乘。他们 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军用直升机,机身上甚至还有班驳的掉漆和弹孔。“我们一行二十多个人,和一堆行李衣服行头一同挤在机舱,身旁还有一笼又一笼堆放的鸡 鸭……每一次剧烈的晃动颠簸都使我们的心脏快要跳出来。飞行员还会回过头来跟我们聊天……”

在北京演出期间,他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谈到了第一次来大陆的印象。苏有朋很学生腔地说:“这边讲话都很好听。”吴奇隆说,“这边的感觉很大、很干 净、很舒服。”陈志朋说,“我觉得很多脚踏车,然后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他觉得最好吃的是北京烤鸭。

但好日子就要中断了。1991年12月,出了第6张专辑《再见》后,陈志朋应征入伍(因为不敢一个人去,哥哥冒充服兵役的人陪他一起去),小虎队宣布解 散。他们在歌声中向歌迷承诺“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

单飞后,霹雳虎入亚洲电影公司继续发展;乖乖虎赴欧洲游学;在军营被人讥为“小胖虎”的陈志朋被分配到部队文工团的飞马豫剧队,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劳军演 出。“比较恐怖的是还要不断学别人的歌。今天谁出了一张新的专辑,明天演出你就要唱这个人的歌,根本来不及学。一天3场,一年9个月唱了好几百场。”

1993年,霹雳虎回归乐坛,乖乖虎游学回国,小帅虎退伍,小虎队重组,推出《星光依旧灿烂》专辑。但当年的粉丝已长大,此后小虎队人气无法重现当年的火 爆。两年后团体名义活动停止,3人再次分头发展。“虎啸龙腾”演唱会成为最后同台的画面。

从波峰跌入谷底,他们3人都捱过难熬的日子。

吴奇隆的伤痛

吴奇隆单飞之初反响平平。他唱歌功力一般,演技也不专业,特长是有体育基础,身手敏捷,能拍打戏。有时做综艺节目,还会讲授女孩子防身术。从加入小虎队开 始,一直到2000年为止,十几年帮家里偿还巨额债务,他对钱没什么感觉,因为“没看过多少钱”。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公司今天通知,钱已存到你账户了,第 二天就告诉他,那笔钱被提走了。

拍戏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在大陆。无锡的影城里,别的组哪个台湾演员出什么状态,大家都知道。在台湾演员看来,大陆更有能力拍大场面,“演皇帝下面跪人都跪得 比较多”。影城周围有很多人家全家做群众演员,要老的有老的,要小的有小的。有的群众演员很会“轧戏”:对不起,我时间到了,我要去隔壁组。有些不敬业的 大陆演员连剧本都不看,来了现场才私底下问:喂,拍什么?今天拍什么?

影城除了收租金,还开放给游人。刚好没戏的时候,他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打盹,醒过来发现身后有人正在摆“V”手型的pose,哪怕你在睡觉。正在上厕所的时 候被人发现了,“两手正忙”,也有人递过本子:签个名儿!

年龄渐大,他还尽拍一些高来高去的武侠片,手掌骨、脚掌骨都断过。一次中暑从上面摔下来,两节脊椎压扁到了一节的长度。医生说最少躺4个月,但戏拍到一半 不能停,只过了两个礼拜他就签同意书出院返工了。因为有习惯性手臂脱臼,一次拍戏时出了意外,差点半身不遂。

当时他跟马娅舒还是佳偶一对,马娅舒对媒体告白:如果吴奇隆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就养他一辈子。

两人结婚前谈了5年恋爱,大家工作都很忙,真正相处的时间大概有两年。为了马娅舒,吴奇隆生活、工作的内容都调整了,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他最喜欢的潜 水、动作戏,因为这两样都有危险性。

后来他说,在外面到处跑,很长时间不在家,很容易希望有一个地方有家的感觉,所以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就结婚了,跟父母也没有说——也许是因为一直觉得不管讲 或不讲,都是自己在承担。

现在,此情已成追忆,媒体上充斥着的是马娅舒“劈腿”,跟吴奇隆离婚分走阿奇大量财产的新闻。本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吴奇隆在这场离婚官司中表现出来的低 调、成熟和大气,几乎为他赢得了一边倒的同情分。

苏有朋的休学

苏有朋当初报考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就是要证明自己“会玩,也会念书”,找最难考的来报。进大学后发现自己完全没兴趣,偷偷去修企业管理系的学分。他想转 系的传闻被公司的人爆出,成为新闻事件,甚至企业管理系的教授上课时也做调查:你们赞成不赞成苏有朋转到我们系来?终于没转成。因为之前“身在曹营心在 汉”,落下了本系的功课,要再念3年才能拿学位。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去做机械工程师,何必呢。

当时家里也出了状况,妈妈搬出来住,弟弟住在学校附近,爸爸一个人住在老家。家里的4个人,各自住在不同的地方。苏有朋出生前妈妈是做老师的。他出生后, 妈妈辞了工作,专心带孩子。做了20年的家庭妇女,此时又要去师范学校从头修教育学学分,从代课老师做起,去偏远的山区学校教书。妈妈当时骑着摩托车上 班,苏有朋心疼她,就硬着头皮帮她买了车。他收入下降了,却还要为家里的房子还贷,为妈妈的车还贷,给弟弟钱交房租,一个月要开销20万元新台币,而户头 只剩下7万元。所以,出乎所有人意料,“乖乖虎”竟然休学了。

这个消息第二天自然上了台湾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苏有朋躲在家不敢上街。很多媒体说,他之前的形象是塑造出来的,根本做不到“会玩,又会念书”。网上把 他称作“输又碰”。抑郁的他开车时总找没有走过的路转进去。

低谷好几年,1997年拍了《还珠格格》。

当时他演戏还是“新人”,也没有自己的车,每天带着板凳拿着剧本,上小巴一路颠到片场去。那时正是北京的夏天,热得要命,穿厚厚的古装演戏。暂时没有戏也 不敢把衣服脱下来交给管服装的阿姨,怕惹人嫌。剧组规定到40度可以停工,但是不管怎么热,就是38、39度,上不了40。

片子播出后,苏有朋的运势终于触底反弹。他和林心如去香港一个商场办签名会,报纸上说去了8000人。好几年没见到这种场面,一时百感交集,话都说不出 来。

他很想唱歌,争取《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等几部片子的歌曲,都没如愿。但苏有朋“贼”心不死,拍戏的时候也带着音响去剧组,一有空就听CD。稍微 有点钱了,就租了套比较大的房子,让弟弟搬过去一起住。工作到半夜回家,还没进门,弟弟就知道他回来了,因为他在楼道里已经开始唱了。弟弟体谅他,假装睡 着了,由他唱。

好在琼瑶阿姨拉了他一把,《还珠格格》后,他终于时来运转。

陈志朋的游走

3人中陈志朋的低潮期最长。征兵入伍在军营里饱受嘲弄。单飞以后,几张唱片都叫好不叫座,敏感的他产生很深的自我怀疑。

“我想我表现出来孤傲的冷漠,仅仅是为了掩饰我那骄傲的自信。多年之后,又成了自卑的保护面具。”这个苛求完美又心事重重的男孩,陷在自我放逐的情绪中无 法自拔。他用酒精麻醉自己,两次醉后自残都在身体上留了无法磨灭的疤痕。

他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去加拿大求学。头天晚上跟老板谈,第二天就上了飞机,希望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从头开始。台湾发了一篇新闻,透露了这个消 息。不久学校的老师感到不对劲,怎么外面老有人来看你?你以前干什么的?他写了个“Writer”。老师说,你是作家?他说不是。老师说,你是写歌的?他 说“Maybe”。然后就开始逃学,往往是去海边,坐在枯木上面看大海,一看就是一整天。晚上寂寞了就放以前的录影带,看3个人的演唱MV。难过得掉泪, 觉得当时3个人是那么好,一个人单打独斗好辛苦。

不久他被公司“骗”回,之后转战大陆拍电视剧,还是红不起来。

直到2001年,陈志朋出演舞台剧《看见太阳》,他的心里又出现曙光。之后前往纽约,上了百老汇的舞台。第二年又和蔡琴合作舞台剧《情尽夜上海》。 2004年,冒着极大风险出演舞台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

当时有媒体报道,说陈志朋为了演好这出戏,自己也得了忧郁症。其实并没有。只是他几乎24小时接触张国荣的东西,不光排练的时候听,睡觉的时候,周围都在 播放张国荣的歌曲、录像,从来就不关。一次竟梦见张国荣对自己笑了笑,转头走了。

等到将张国荣的灵魂再现于舞台,听到前辈艺术家的赞扬,他才“什么都不怕了”。

你们各自打几分?

从小虎队诞生之日起,媒体、歌迷、唱片公司,包括他们自己,都产生一种微妙的“比较”心理,3个人中谁比较帅、谁比较活跃、谁比较红、谁比较受媒体欢迎、 谁出场女孩子的尖叫声比较高,大家一直在明面上或私下里较量提问。

直到现在陈志朋还被记者不停追问:“你是小虎队3人里最不红的,请问比起另外两只小虎,你给自己打几分?”

“打从有小虎队那一天起,我就与阿奇、小乖赤裸裸地摊开被比较着。折磨我的魔鬼就是那现实残酷无情的‘比较’。”“我很受伤在许多时候,歌迷们直接的反 应。我是被‘比较’下去。我很不平衡在公司里,大家永远比较照顾小乖。我是‘比较’不受重视。我很不舒服在发通告时,我和阿奇通告时间永远早一个钟头,小 乖‘比较’需要睡眠。”他在自传《有志者,朋》中自剖:“三个人也默默地在心底做着比较,就像滴水可以穿石,那种不在台面上的暗流,从那一刻起在我们三个 人之间无形地侵蚀。”

跟苏有朋同演《还珠格格》,有朋的“五阿哥”粉丝一片,志朋的“福尔泰”反应平平。但当苏有朋在片场被大陆男演员欺负,回去向陈志朋诉苦时,陈志朋照样一 听就冲出去代三弟出头,把这个有“鼻孔教主”之称的男演员臭骂了一通。

许多年后,媒体还在起哄3只小虎到底和不和的话题。制造这些话题的人要么是天真,要么是严重缺乏雄性群居经验。关起门来会掐架斗气、彼此不服的,未必不是 兄弟。他们是人,他们有人的软肋和痛点。

当时的公司老板苗秀丽说,“小虎队要不是有吴奇隆,不可能维持那么多年。”

陈志朋也承认,“这个大哥我很佩服的,真是没话说,很大气、照顾人、讲义气。不可否认,多年来大多是他主动联系我,如果不是他老是主动对我伸出手来,我不 太会去主动想和他联络;我知道我小气又自卑。比如小乖发展得很好,我就不想去攀附他们。”

因为常拍打戏,吴奇隆跟一帮武行很好,每次他得知陈志朋开拍的剧组里有熟人,都会私下跟对方联络交代,要他们多照顾志朋一点,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要对方不 要跟志朋提起,他知道,志朋敏感、心多。“这个圈子没有秘密的,虽然他小心翼翼,但其实我通通都知道。”几年前陈志朋开始做天珠生意,已经先行一步经商的 吴奇隆知道后马上问他:想不想来北京开分部?我肯定给你保留一个专柜。

由小看到大,据说还在小虎队时代,吴奇隆身边就有一堆死党,人缘好,讲义气。他常大谈将来要怎样做生意,怎样投资个人的事业。事实上,他也是3个人中最多 才多艺,并且最早拥有副业的人。他是持有国际认证执照的潜水教练,还先后涉猎泰式全球连锁餐厅、戏剧制作公司、小型游艇出租、宠物美容等行业。相形之下, 乖乖虎苏有朋就没有这份生意头脑,他不懂得怎么跟别人谈价钱,跟朋友的奶茶店开张没多久就关门大吉。

《张国荣——负距离接触》在台北上演时,吴奇隆特意跟剧组请了假,千里迢迢跑回台湾去看,且事先没吭一声,直到当年的二弟演完才到后台去打招呼。两个大男 人一见面就结结实实来了个拥抱,刚卸妆的陈志朋不可抑止地大哭,吴奇隆跟着流泪。“对于大众不过就是一部舞台剧而已,然而阿奇知道对我的意义,他知道我的 好强和骄傲,我这些年来的辛苦他都知道。没有别人,我们兄弟俩在后台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拥抱着狂哭停不下来。”

青春的寓言

“我有两个弟弟,一个不善对外表达感情,一个不善对内沟通感情,可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彼此珍惜彼此祝福,我们的工作是带给别人欢乐和鼓励,从来不曾伤害过任 何人,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因这份工作经常受到伤害。”春晚结束后,面对每天不断涌出的“小虎队不和”的新闻和猜测,吴奇隆在博文里这样写道。

1小于3,单飞后的小虎,没有一人能够超越“小虎队”时的鼎盛景况。相对红些的苏有朋,春晚前后格外谨言慎行。为春晚排练的纪录片视频流传到了网上,3个 人在针对编舞和服装提意见讨论时,如果苏有朋不发表意见,则代表着“反应冷漠”;如果苏有朋发表意见,则意味着“摆大牌,分歧意见最多”。他吓得跟记者讨 饶:“我年龄最小,没什么好出声的。现在媒体比较喜欢抓着我说事情,我就更不敢出声了。你们说了算吧!我配合度很高的。”

春晚以后,小虎队没有选择趁热打铁继续合作,虽然3只小虎都强调是因为分属不同经纪公司,各自档期已满,人们还是更多归罪于苏有朋。“是不是因为你很红, 陈志朋相对来说则弱一些,所以你没他那么需要把握这次机会?”

“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我完全没有这样子想,而且我也并没有红到你说的那样。我们3人都有各自的专长,志朋的舞蹈以及他在舞台上的爆发力非常棒,他的舞台剧 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其实真的会发光发热。吴奇隆也是,他的身手非常好,绝不会输给‘甄’功夫,我相信他可以创出一派‘隆’功夫来。”苏有朋说。

春晚大红以后要怎样调整明年的工作安排,吴奇隆跟经纪人商量,结果是:原来怎样还怎样。

也许不趁热打铁、不开巡回演唱会是一种更为聪明的选择。3个男孩已经长大,这一回,即使没有公司在后面把关,一时的起落也很难让他们轻易就头脑发胀了。 “红是种什么滋味,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尝试过,可以说,我的整个青春年华都是大红大紫,但没有一个东西是永恒的,就算今天我再回到了以前的大红状态,那也 不代表什么。”吴奇隆说,春晚,就像愉快的老同学聚会,聚会散了,还是得各自过回自己的日子。

回忆是一道好菜,但没办法天天吃。吴奇隆已经40岁了,歌迷里有人也已经是同样年龄。偶一念旧滋味挺好,再让三十好几的人满场子追着去捧场,把他们的海报 贴得满房间都是,你能坚持多久?

仔细算来,其实小虎队真正大红的时间也就短短3年——从1988年飞速蹿红,到1991年第一次说再见。仿佛一场青涩的、持续时间恰到好处的恋爱。然后, 就再也回不到从前。小时候看小虎队仿佛看一个童话,年龄渐大才知道,他们是一则寓言。3个热带岛屿的少年,以及那些“红蜻蜓”、“青苹果”、“星星的约 会”、“蝴蝶的翅膀”的意象,营造了一个短暂、完美的幻梦。他们携带着夏天的温度而来,像暑假一样欢快而易逝,像玻璃一样透明轻脆,跟我们的青春拥有同样 的质地。

2002年,苏有朋开了个人演唱会,吴奇隆和陈志朋都去帮场。此时3个人已经各自经历了很多成败起落。后来苏有朋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小虎队的时候, 大家真的天真无邪,每天无忧无虑,谁又知道未来等着你的人生路是怎么样的?当我们又在舞台上聚到一起时,我觉得人生真的是有很多意外、惊喜你预料不到。看 到(演唱会上)每一个小朋友天真的脸,你怎么知道等他成年,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可是我们3个也就这样子走过来了。一直想拿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人因为 梦想而伟大,大家千万不要放弃。有很多次我也觉得已经走到绝路,天要亡我。坚持,坚持,一路走过来,我觉得这些都是甜蜜的,我希望留下的。”

还记得你最初的选项吗?如果你选择的是:

A. ——恭喜你,作为小虎队的同时代人,你善感、多情的青春功能在经历岁月后依旧保持完好。

B.——你是沉着冷静的怀旧派,过去的日子在你心头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C.——你的年龄一定在45岁以上,或者25岁以下,否则你就是木讷的偶像绝缘体,要命的是,你甚至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D.——原来你就是传说中没心没肺、幸福无边的90后,我承认,我嫉妒你的青春,但是那又怎样?你们的青春里没有小虎队!


Source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629f90100h7u3.html?tj=1